新发布的 OpenHarmony Logo 竟有这么多的故事!

新发布的 OpenHarmony Logo 竟有这么多的故事!

7月27日,在2022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OpenAtom OpenHarmony分论坛上,官方正式发布了OpenHarmony的新logo。官方解读:logo为一个封闭的圆环打开,寓意OpenHarmony是开源开放的全新操作系统,小圆代表核心共建单位和开发者,大圆代表更多共建单位和开发者,他们都在一个同心圆里,寓意他们团结在OpenHarmony周围,携手共同繁荣OpenHarmony生态。

尽管已经离开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,但作为曾经的首席设计师,以及这版新 Logo 的设计者,回顾当初,我设计的思考还是非常丰富的。之前我曾经分享过这个新Logo的设计意义,今天,让我给大家再回顾一下OpenHarmony 新 Logo 当初设计背后的心路历程。

OpenHarmony 在 2020 年捐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时,当时的 Logo并不理想,但设计一款新的Logo以及决策需要较长的周期。由于项目不等人,于是采用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做法,即,用项目名字的字母组合作为 OpenHarmony 的临时 Logo,就是下面这样👇

Logo 的字体使用了一种开源字体:jf open 粉圆 1.1。设计采用蓝绿的色彩渐变作为背景色。

其中,蓝色代表开源创新,绿色代表生态繁荣。蓝色到绿色的渐变代表通过 OpenHarmony 开源创新达成生态繁荣的目标,中间的无限色彩渐变延展,寓意着全场景、全领域的无限行业发行版应用可能。

但单纯的文字和简单的色彩渐变,并不能形成大家对这个重大开源项目鲜明的品牌认知。设计一款有丰富内涵的图形 Logo 依然紧迫。

我经历过很多次尝试,但都不理想。一个好的 Logo 需要要有非常有信服力的逻辑以及有魅力的品牌故事。于是我回归到对 HarmonyOS(编者注:华为公司推出的 OpenHarmony 商业发行版) Logo 的重新审视。

HarmonyOS 的品牌设计强调的是万物归一、衍生万物、和谐共生的圆圈,One as All,All as One。

OpenHarmony 是 HarmonyOS 的底层核心架构,所以 OpenHarmony 的图形 Logo 需要阐明这层关系;但更为重要的是,新 Logo 也必须要明确这是一个彻底开源的操作系统。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手段来兼顾两者呢?

运用格式塔原理,将 HarmonyOS 的圆圈打开,而打开的方式用了一个隐藏的汉字“开”。

新的 Logo 继承了前版 Logo 的渐变色,以及搭配字母的字体。

我在这个 Logo 中还加入了更多的寓意:

  • 首先,这个图形分割出来的不同部分代表不同共建单位与社区开发者:大的圆环代表核心共建单位与核心开发者;小的圆环代表参与共建的其它单位与开发者。所有的共建单位和开发者都在一个同心圆内,表示他们都团结在 OpenHarmony 社区。不同的同心圆,代表不同的应用场景,每个场景都有多家共建单位,不同的共建单位构建出不同的行业生态发行版,表示这是一个全场景的全新操作系统。
  • 其次,这个图形分割出来的不同部分也可以代表不同的设备:大的部分是富设备(编者注:富设备是指使用频率高、强交互的设备),小的部分是瘦设备(编者注:在 OpenHarmony 系统中,内存小于 128M 的终端被称为瘦设备)。这体现 OpenHarmony 可以一次开发、多端部署在内存大小不同、屏幕尺寸不同的设备上,实现可大可小、灵活部署。当然,由于这些设备都在一个同心圆上,形成完美配合,寓意着 OpenHarmony 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万物互联、多端协同。
  • 最后,这个图形分割出的不同部分表示不同的原子化服务。这些免安装的原子化服务,有的大,有的小,表示可以灵活适配不同的设备状况:大的形状可以类比 FA(编者注:特性能力),代表有界面的 Ability,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;小的形状可以类比 PA(编者注:原子化能力),代表无界面的 Ability。FA 和 PA 在一个同心圆上,代表这些服务本身具备分布式能力,能打破设备界限,在同一场景下实现多设备联动,使应用程序可分可合、可流转,实现如邮件跨设备编辑、多设备协同、多屏游戏互动等分布式业务体验。

你是不是很诧异,我,一个设计师,竟然能在 OpenHarmony 的 Logo 设计中融入这么深的开源社区和 OpenHarmony 技术特点的领悟?因为我不仅仅是一名设计师,我还是有着八年软件开发经验的程序员,也是一名在欧洲有八年营销经验的高级产品经理。我认为,不懂代码开发的营销品牌专家,不是一名好设计师。

今天看到这个新Logo的正式发布,预祝OpenHarmony项目品牌提升到新的层次。并希望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品牌设计继任者能在新Logo基础上,延展出更多的内容,进而形成丰富而完整的设计体系。